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辆报告 车辆报告

楼兰二手价格_武汉楼兰二手车

tamoadmin 2024-06-22 人已围观

简介1.价格战殃及鱼池,二手车市场要崩2.急求关于空调销售系统的市场调查报告!!!都说人生有“四大喜”,前两喜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而我认为人和车相关的有两悲:“买完就降价,新车出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降价是喜闻乐见的好事情,但如果“消费”这一动作是在“降价”之前,甚至刚消费完就降价,就很难“喜乐”起来了。最近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一股降价浪潮迅速形成,并席卷了汽车圈“半

1.价格战殃及鱼池,二手车市场要崩

2.急求关于空调销售系统的市场调查报告!!!

楼兰二手价格_武汉楼兰二手车

都说人生有“四大喜”,前两喜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而我认为人和车相关的有两悲:“买完就降价,新车出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降价是喜闻乐见的好事情,但如果“消费”这一动作是在“降价”之前,甚至刚消费完就降价,就很难“喜乐”起来了。

最近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一股降价浪潮迅速形成,并席卷了汽车圈“半壁江山”。汽车市场这潭水,更浑了。

乱象

我老家县城有条街上挤满了服装店,每年春节前夕,我都会带着爸妈到这条街上逛逛,类似“原价XXX的服装,现在只要XXX”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

走进这些小服装店,你会发现铭牌上标的价格都不便宜,但不需要花费多少工夫,就能将价格砍到5折以下。相对于这些杂牌服装,汽车的定价要规范得多。

国内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每个汽车品牌都找到了合适的售价区域,对于什么级别车型该卖什么价,大家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默契。

最近湖北武汉出现的“12万的雪铁龙C6”显然打破了这一默契,作为一款合资中型轿车,它的尺寸快赶上中大型也就算了,这次价格更是直接越过了合资紧凑级,闷头冲进了国产紧凑级的“势力范围”。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还得从去年湖北推出的一项购车活动说起。

2022年,湖北省财政厅、商务厅、经信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开展促进汽车消费活动的通知》,原本这次活动的时间是2022年6月至12月,但在到期前,延长到了2023年3月31日。

活动时间延长,真相只有一个:去年六个月期间的活动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眼看着又到活动截止的3月份了,想必是觉得效果依然不怎么理想,于是3月以来,武汉经开区联合东风汽车旗下车企携手开展一波让利促销活动,下了一剂猛药,“12万的C6”应运而生。

“12万的C6”指的是雪铁龙C6的入门版本“共创版”,这款车型的指导价是21.19万元,当地政府和车企共补贴9万,相当于裸车只要12.19万元。

起初,尽管这个活动出售的车型必须上武汉车牌,但外省消费者也是可以购买的,只是得一次性付清按原指导价落地的约24万元车款,9万元的补贴一个月以后返还。

没想到这波活动很快吸引到了全国众多目光,导致当地的C6供不应求,生产C6的工厂都被掏空了!于是后续开始增加户籍、社保等方面的限制,甚至出现了经销商向消费者追加数万元保证金的乱象,据说是为了防止黄牛介入。

抛开这些限制不谈,优惠是实实在在的,12.19万元的裸车价加上购置税、保险、上牌费这些,C6共创版实际上的落地价也就在14万元左右。而此前不久购买同款车型的车主,落地普遍花了18万元左右。

湖北此次“政企综合补贴”,涉及到的品牌不止东风雪铁龙一家,车型也不止C6一款,只不过这款车高达9万的补贴看起来最为突出。

自湖北以后,全国多个地区、多家车企掀起降价浪潮,据相关统计,降价车企的数量已超过了40家,某些经销商更是搞出了“买一台送一台”的噱头,比如买楼兰送轩逸、买bZ4X送威驰...

对于待购的消费者而言,其实降价潮带来的并不全是喜悦,相反,这种乱象造成了一种不安定感。一方面,部分消费者觉得这是购车的好时机,另一方面,又不确定是否会进一步降价。

近期不少车企推出了“90天内保价”的政策,显然是考虑到了消费者的这种复杂的心理,毕竟谁都不想做买完就降价的“冤种”。

起因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携妻子参加指挥一场在波斯尼亚举行的军事演习,没成想演习结束后遭遇塞尔维亚杀手行刺,夫妇二人双双身亡。

这件事史称“萨拉热窝事件”,其造成的后果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浪潮。

萨拉热窝事件被普遍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但其背后是各国之间酝酿了许久的矛盾。最近汽车市场的这波浪潮,“12万的C6”也算是导火线,根本原因也没那么简单。

我们看看在降价浪潮中表现最积极的一些品牌、车型,不难发现他们的有着一个共同点: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

东风旗下的合资品牌雪铁龙、标致降价的车型比较多,是因为它们整个品牌的销量都不怎么样;日产和丰田等品牌的整体销量虽然可以,楼兰、bZ4X这些车型却不怎么卖得动,所以优惠才会接近“买一送一”的程度。

聊到这你可能会说:“豪华品牌BBA都加大了优惠力度呢”。事实上,近些年BBA一直在加大优惠幅度,因为强如它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不过这个压力不是雪铁龙给的,12万的雪铁龙和卖几十万的BBA有啥关系?顶多也就是对A3、1系这种BBA入门级的车型造成一点威胁罢了。

在我看来,国内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近几年都是“压力山大”,主要是受自主品牌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先后崛起影响。前些年,一些自主品牌的燃油车靠着“低价格、高配置”的优势不断攻城略地,它们攻略的主要是合资品牌的城、地,由此导致合资品牌的车型价格不断下探。

南北大众和南北丰田这些合资品牌都还好,它们的壁垒够厚,雪铁龙、雪佛兰之类的三四五线品牌就难受了,降价也没能取得多高的销量。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情况再这样恶化下去,它们都要卷铺盖回自己祖国了。

自主品牌燃油车崛起之后,国产新能源车又站了起来,这点更为致命,像雪铁龙这种品牌的燃油车都不受欢迎了,造的新能源车会火起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自主品牌燃油车和国产新能源车两面夹击,导致这些一二线以外的合资品牌,连在国内活下去都成了问题,只能降价“断臂求生”。

BBA倒是受自主品牌燃油车的影响不大,不是自主品牌没有向BBA这些豪华品牌发起冲击,而是它们的“城墙”更高,自主品牌攻不上去。领克、WEY这些品牌就是一次次尝试,结果压根对BBA造不成威胁。

当然,正面刚不赢没关系,侧面“偷袭”也可以,自主品牌的燃油车没能威胁到BBA,国产新能源车威胁到了。之所以强调“国产新能源车”,是因为其中有特斯拉这个特别的存在,它不属于自主品牌,但算是“国产”,自从特斯拉国产后,配合自主品牌比亚迪直接“杀疯了”。

以前花二三十万买奥迪A4L的,可能准备去买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了;以前花四五十万买奔驰GLC的,可能刚提了辆理想L9。原本这些售价区间可都是BBA的天下,其它豪华品牌都只能喝喝汤,现在却受到了国产新能源的威胁。

新能源车的市占率在加大,对BBA的市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而BBA自身掏出来的新能源车却没有一款卖得好的,让它们都快对自身的品牌力产生怀疑了,难道我“奔驰宝马”的名头都不管用了?你说,这压力能不大吗?也难怪之前有奥迪4S店挂上“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横幅。

所以说,这么多品牌车型降价,并不是跟风雪佛兰,而是它们原本就有些绷不住了,这次刚好借坡下驴、顺水推舟罢了。

影响

俗话说:“由奢入俭难”,人一旦过惯了奢侈的生活,想要节俭就很难了。同理,消费者们一旦适应了某款车很低的价格,如果以后把这款车的价格往上提一提,他们就很难再买账了。

这点凯迪拉克应该很有发言权,前些年用优惠换取了一定的销量,结果就是旗下车型只能越卖越便宜。人们习惯了裸车12万、补贴9万的C6,要是以后裸车价15万的C6还卖得动?湖北地区的消费者第一个不答应。

更关键的是,大规模地降价,会让消费者的传统理念崩塌、产生信任危机,比如大家会想:定价21万的车、12万就能提,原来汽车利润这么高啊?假如我买个优惠一两万甚至没有优惠的车,岂不是让他们赚翻了?

长期以来,汽车价格不透明,造一款车成本到底多少?厂家、经销商赚了多少?没谁会告诉你。你跑遍一个城市同品牌的10家经销商去询问同一款车的落地价,可能会得到10个不同的价格。后来特斯拉以及一众新势力选择采用直营的模式,价格倒是透明了,不用一家家4S店跑着比价了,但一台车赚多少,消费者依然没底。

通常情况下,汽车消费者是比较理智的,售价虽然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往往是确定了想买的车型,再去谈价格,但大规模、大幅度的降价,无疑会出现因为降价而盲目购买的情况。

比如那些在活动期间买了“12万C6”的,可能之前没考虑过这款车,甚至本来压根就没考虑过近期买车。

如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因为“感觉很便宜”而购买车型,厂家内卷、车型降价应该会进一步加剧,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是好事,但不排除某些厂家会“不讲武德”,利用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进而拉低售价。

何况现在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内卷不再局限于品牌与品牌之间、车型与车型之间,更是出现在了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

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为2686.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6%,如果“四分天下”,新能源车已经占了其一。

尽管不少国家都宣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但大家对于到了这些时间节点会不会禁售,始终保持怀疑。

一些“新势力”在此之前孑然一身,它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一头扎进新能源汽车这片蓝海里,但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转型并非易事。因此,近些年大多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摇摆不定,普遍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推进力度并不大,失了先机,导致现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汽车销量逐年增长,在2017年达到了一个顶峰,此后开始下降,2020年降至2531.3万辆。尽管近两年销量略有增加,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不可忽视,可以这么说,近几年燃油车市场已经在缩小了。

很多人忽略了“12万的C6”对二手车市场的影响,那些前不久花18万提车的车主,如果现在去卖车的话,能卖9万就不错了,相当于打了5折。有这个前车之鉴,消费者对于购买燃油车势必会更加谨慎,即便购买燃油车,对于品牌保值也更加看重,一二线之外的品牌会更加受伤。

燃油车整体市场缩小、消费者购买燃油车更加谨慎,同时很多品牌的新能源车又没有冲出来,它们的生存势必会愈发困难,万般无奈之下,唯有靠降价保命。

基于以上分析,个人认为降价潮必定会进一步延续,所以想在这波降价潮捡漏的朋友,不必着急入手,大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文/优视汽车 斯达)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价格战殃及鱼池,二手车市场要崩

相信大家已经被湖北购车补贴的消息刷屏了,特别是雪铁龙C6,指导价21.68万,补贴后12.68万,新车比二手车还便宜了3万块。

湖北这次的购车补贴,外省也能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参与。并且除了雪铁龙,湖北省内的其他车企,包括东风标致、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也都有购车补贴。

懂哥整理了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例如补贴怎么补?外省怎么操作?以及各车企的补贴额度,比较推荐购买的车型。

问题1

补贴怎么补?

湖北这次补贴没有任何套路,只要求3月31日前在湖北上牌(不能上公司户)。完成上牌后,购车补贴直接打款到车主的账户。这样也能防止二道贩子倒车。

问题2

外省怎么买?

由于这次补贴吸引了太多外省消费者购车,现在新增了一条规定:外省户口领取补贴,必须要有居住证。

也就是说,外省消费者想买12万的C6,只能通过湖北的朋友代买,代领取补贴,三个月之后再把车迁到自己名下。比较适合湖北周边省份的消费者操作。

假设你在湖北,又或者是在湖北有朋友可以代买,那么下面就来看看湖北各车企的补贴额度,以及值得买的车吧。买不了也没关系,还可以过过眼瘾。

另外,要小心一些不法分子以代买的名义。

东风雪铁龙

21万的C6,你嫌它老气横秋,12万的C6,我夸它成熟稳重!雪铁龙C6在3月完成了口碑两极反转,再一次证明了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不对价格(众泰除外)。目前湖北4S店的现车已经全部卖光,只能和新势力车企一样下订等车。不过比较好的一点是,4S店也都知道大家是冲着补贴来的,下订之前会承诺拿不到补贴就退订金。

配置方面,直接选共创版,算上保险、购置税,预计落地价14.17万。比贵了1万块的舒适版多了前后头部气帘、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以及LED大灯,更有性价比。再往上的配置,由于只补贴4.6万,就没有性价比了。

至于说C6这台车,此前我们已经聊过,这台车虽然是东风雪铁龙的拉皮之作,但至少从内饰做工用料上远超同级别车型,并且底盘扎实稳重,可以说是一台“准C级”轿车。

除了C6,雪铁龙的小型SUV C3-XR也值得推荐,补贴后售价才5.79万。比最便宜的自动挡国产小型SUV,还便宜了7千块,并且还配有6安全气囊。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售价最便宜的法系车。虽然搭载的是一台1.2T三缸机,不过这台机子的稳定性不用担心。

东风标致

东风标致是508L全系补贴4万,408(不带ADML)补贴2万,2008补贴2万。看上去没那么高,但目前就算是在汽贸渠道,508L目前最高也才优惠不到3万,408更是只有几千块。现在4S店渠道更正规,还便宜了一万多块,标致这次还是诚意满满。

至于说推荐车型,标致这次补贴的三台车,产品力都挺不错。

其中508L的配置比较“法系”,1.6T动力两个配置连倒车影像都没有,一般推荐买1.8T,也就是400THP的驾控版,补贴后售价14.97万。不差钱上顶配400THP 激情版,补贴后售价18.47万。说实话,508L现在低配都卖到11.97万,大有一种“我卖不出去,你们也别卖了”的气势。

408配置就正常得多,中配(追光版)也是全系性价比最高的配置,补贴后指导价9.47万元。

2008只有一个配置,补贴后7.97万元,这车原来优惠只有几千块,现在直接补贴两万,相当于直接打7折。至于这台车,其实就是一台外观内饰设计出色,很好开的代步车,没什么好说的。

东风本田

东风本田的补贴车型很多,但大部分车都没什么诚意。

例如XR-V目前终端的优惠能给到1.5万,但补贴也才1.6万;2021款CR-V PHEV本就是终端优惠6万,补贴6万完全没有区别;至于MN-V这种XR-V的油改电车型,都没几个消费者知道,就没必要贴出来了;而享域(ENVIX),补贴还没终端优惠多,就更过分了。

比较有诚意的是艾力绅(ELYSION),补贴5.4万,比终端优惠多了1万多块;作为冠道兄弟车型的UR-V,是东风本田此次最有诚意的车型,补贴6.8万,直接和CR-V同价位,目前武汉的4S店已经没有现车了。

东风日产

东风日产的诚意只限于楼兰,补贴8万,补贴后起售价15.88万,比丰田RAV4还便宜,要知道这台车对标的可是丰田汉兰达。其它车型的补贴,基本没比终端优惠多多少。

并且吧,东风日产海报上打的还是“至高”,没有像前面的雪铁龙和标致标明具体的配置,就显得更没有诚意了。

东风风神

作为自主品牌,东风风神不仅是具体到了配置,不玩文字游戏,还贴心地给出了补贴后的价格。补贴幅度也要比终端优惠高了一万块的样子,就显得很有诚意。

比较推荐的车型是皓极的顶配,也就是敢爱版,补贴4万后,补贴后售价9.99万。要知道这可是一台轴距2825mm,204马力的SUV。配置更是全面拉满,L2级辅助驾驶、AR实景导航、车内氛围灯等国产顶配SUV上能有的配置,都安排上了。

果然,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或者说是湖北车企不骗湖北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懂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急求关于空调销售系统的市场调查报告!!!

价格战殃及鱼池,二手车市场要崩?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极为贴合现在新车和二手车两大市场的关系。

为争抢市占率,车企之间的“价格战”简直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武汉降价事件,将此升级为政企联合补贴大战。蝴蝶效应下,武汉二手车市场部分产品出现价格倒挂问题。“这样搞,二手车谁买?”有观察人士感慨道。

价格战冲击下,二手车市场会否崩盘?

带着这样的疑问,盖世汽车与几位二手车市场从业者聊了聊。他们的反馈却是:有影响但不多,今年二手车市场不错,能赚到钱。

准新车”的噩梦

在观望一阵后,从事二手车业务的白某认为,价格战打响后,二手车市场肯定会流失掉部分消费者。但现阶段的影响局限于“准新车”(主要是使用年限在1-2年左右的二手车)市场,或者说是降幅最高的那几款产品。

正常情况下,使用年限在一年左右的二手车落地价一般会“打八折”,而后每年亏损率约在百分之十左右。“越贵的车子亏得越多,除非是停产或受欢迎的稀有车,价格才会有所回升“,白宇表示。而且,收车价格也和款式、车况、销量等因素有关。

而随着价格战越演越烈,连日系品牌也加入其中。“买bZ4X送威驰”“买插混皓影送飞度”“买楼兰送轩逸”……如此前所未有的促销优惠,出现在三大主流日系品牌上。轩逸、卡罗拉、雷凌等热销主流车型,在优惠两三万左右后,起售价下拉至8万左右。

而如今,市场环境正发生变化。随着合资品牌高溢价优势逐渐消融,新能源市场的快速扩大,以燃油车为主导的日系品牌市场份额萎缩。价格战打响后,日系车越发受到威胁。因为这场价格战的主战场,与合资品牌主营市场高度重叠,为10万-30万元的大众市场。日系车向价格战妥协,是为保住市占率。

当前,战火已蔓延至同价位的二手车市场。尤其是主营“准新车”的二手车商,受到价格战的冲击最大。有部分二手车商户因价格倒挂,被迫转行做新车资源。

使用年限高的“过得好”

至于使用年限超过3年的二手车,受价格战影响有所减弱。“对于6年以上的二手车来讲,那基本没有任何影响,”有知情人士表示。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使用年限3年内的产品占比低于三成。使用年限在3-6年的产品才是主流,占比接近四成。而使用年限在6年以上占比也有三成。

二手车商孙某就告诉盖世汽车,他今年的生意极好,“收的车都不够卖”。

“最好卖的是3万-5万元的合资品牌”,孙坚分析道。而这个价位的二手车,基本上是2013年-2015年份出产的中等价位车型(20万元上下),保值率基本见底。以丰田品牌举例,新车价格15万元,保值率见底后是3万-4万元。如果换成同年份同价位的其他品牌,折损率会更高。

孙坚他们一致认为,价格战打不久。在他看来,新车降价只是小部分品牌的炒作,量也不大,比如有经销商买车送车活动仅限两台车。有观点预测,随着新产品上市,库存车清完,价格战将在4月底结束。

“今年市场复苏了”

实际上,今年二手车市场生意比去年好做多了。白宇表示,“今年收车和卖车的价格都要比去年高很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1602.78万辆,同比下降8.86%。调研显示,去年约有六成二手车经销商出现亏损。因为疫情,五成二手车企业闭店超过一个月。

直至疫情放开,经济回暖复苏。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二手车交易市场环境随之好转,

数据显示,1-2月我国二手车市场累计交易量为270.7万辆,同比增长5.7%,累计交易金额为1715亿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2月春节后市场回暖信号显现,车源情况紧张,尤其是车龄较短的优质车源,导致成本上涨,终端二手车均价有所上升。

与此同时,利用好政策加强了二手车跨区交易的便利性。今年是二手车新政策全面落地执行首个完整年,诸如“税收、二手车限迁、临时号牌、经营主体结构”等问题得以解决。数据显示,二手车交易市场2月跨区域流通活跃度达到26.6%。

对于品牌自己做二手车业务的趋势,孙某表示,对他们这些二手车商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品牌拓展二手车业务,单车利润比较高的同时,经营成本也会加大,比如需要增加人员配备,扩大场地面积。部分品牌4S店经营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力不从心问题,还是会选择将二手车业务“外包”出去。

一、服务投诉数量激增

随着空调销售旺季的到来,各地有关空调服务质量的投诉也与日俱增。调查显示,70%的“问题空调”拥有者反映,空调服务存在严重问题,其中安装质量差更以31%的比重位居服务问题榜首,其次分别为没有服务、维修质量差、服务人员态度不好及其他。

消费者反映,安装质量差主要体现在安装技术低劣、安装人员非专业人员、安装所需零配件质量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安装隐患等方面。空调的安装过程复杂、不易操作,因此需要专业的安装服务人员进行操作。但目前空调行业却存在很多民工安装队旺季上岗的应急现象。他们上岗前大多未经过专业的安装培训,导致安全隐患大量存在。比如墙体结构不同,安装方法也应适当调整,但由于安装人员不专业,不具备这类安装基本常识,造成“空调脱落”事件的发生。

而一些小品牌、杂牌空调仍是以只卖不“服”为原则。来自行业的测算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这类没有服务保障的空调产品已经增加到400万台,占整个市场容量的30%左右。由于这类空调的价格一般都处在价格最底线,这对于部分过于看重价格因素的消费者来说仍具诱惑力,因此才会在购买过程中忽略服务因素。这类品牌被专家称之为服务过程中的“逃逸品牌”,其中确有部分品牌销声匿迹的现象。

同时,维修质量和服务人员态度差,也是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这不仅体现在一般意义上的杂牌、小品牌空调上,个别一线品牌也存在类似问题,影响了自己的品牌声誉。专家认为,这与旺季民工上岗、服务人员缺少专业培训有关,同时也反映出空调业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规范性的现状。

在“其他”类别中,有消费者指出,空调服务存在乱收费现象,如安装费用、安装配件费用还需单独支付。有的空调服务利用消费者对“保修”和“包修”的无差异理解,打出主要零部件“保修”10年的服务承诺,在消费者理解的“包修”期内索取“保修”费用。但事实上,“包修”是不需要费用的,而“保修”则要由消费者来支付费用。

二、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在反映服务问题的同时,90%的问题空调拥有者反映产品质量存在缺陷。调查结果显示,在众多产品质量问题中,制冷、制热效果差仍是反映最多的一项,占总数的31%;其次为噪音大,占26%;然后依次是压缩机性能不稳定、遥控器失灵、制冷剂泄漏及其他。

作为调节室温的电器产品,制冷、制热是空调最本质的功能。但消费者反映,空调不制冷或制冷效果差的故障屡屡发生,一些新买的空调也频频出现这类情况,各地投诉中心有关这方面的投诉也不断增加。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空调产品本身质量不过关以及缺少定期检修保养服务。

噪音大则既与压缩机质量密切相关,还和其他零部件的质量、配置好坏有关。许多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采用低效能压缩机、二手拼装压缩机的同时,还采取了节省零部件的不法手段,比如压缩机隔离层和管路减震块的省略,也是造成空调噪音过大的原因之一。

三、虚假宣传屡禁不止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消费者反映,空调市场存在虚假宣传现象,其中主要包括服务质量虚假宣传、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产品能耗虚假宣传、价值价格不符等。

所谓服务质量虚假宣传是指承诺满意服务、承诺“N”年免费包修、承诺按时送货、承诺免费安装等,其后却没有兑现承诺的宣传。这在旺季空调市场处处可见,尤其是一些杂牌、小品牌空调,为促进销售不断给消费者炮制“满意服务”的谎言。

还有部分厂商利用消费者对空调知识缺乏了解,经常“误”将小2匹当作大2匹销售,消费者在不明原委的情况下照常使用,往往等到空调出现问题,需要拆装维修时,才发现空调内部标签注明的能耗比与购买过程中商品导购员介绍、承诺的不符,造成有关空调能耗的虚假宣传。

四、购买因素发生转变

在本次购买因素的调查中,健康、质量共登榜首,成为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因素,其中选择健康、质量因素的各占33%,服务占21%,品牌占10%,价格仍居于最后,仅占3%。而在2003年中国“问题空调”第一季度调查报告中,“健康”是再次购买空调的首要因素。

同上期调查相比,健康、质量、服务、品牌在决定购买因素中皆呈现上升趋势,价格因素下跌。专家认为,健康因素上升,一方面与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环保健康产品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的健康空调产品越来越多,制造、销售、消费健康空调已成大势所趋,经销商在选择主推产品时,也以健康空调为先。

质量、服务因素比重的上升,则是由于随着旺季的到来,有关空调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问题屡屡发生,导致空调消费重又回到看重质量、服务的老路上来。

品牌因素所占比重上升,则反映出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消费,即将好产品与好品牌实现心理对接,表现在实际购买过程中,认准某一品牌,就等于挑到了一件货真价实的好产品。这也证明,一部分空调企业确实实现了品牌价值与产品价值相互吻合、相互提升的目的。

价格因素继续下降,表明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越来越不仅仅以价格作为选购标准。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价格产品存在产品质量差、服务质量差、甚至没有服务等问题,致使消费者将“低价格”与“劣质产品”划上等号,因此这类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五、十佳建议凸显未来消费需求

本期调查还对消费者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评选,其中既有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也有消费者对未来空调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看法。调查评出的十佳建议为:安装队伍要有国家资格证书;建立消费者回访卡制度,厂商定期回访;增加产生氧气的功能,具备更强的空气净化能力;明确标识空调的能效比,以方便消费者进行节能比较;进一步降低噪音,环保健康;加强对经销商的监督;加强对产品零部件、安装配件的质量控制;造型多样化,适合室内装修的彩色空调;国家应加强对空调产品的质量监控,每年对质量追踪和售后服务进行公开评比,由国家统一空调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空调市场,引导有序竞争;性价比应当更加透明、合理;加强空调产品知识普及。

从产品需求来看,环保、健康、省电已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功能性能,也将成为未来空调的一大发展趋势。而外观设计的更加人性化、多样化,则反映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空调造型外观与室内居住设计的整体协调性、统一性,个性化消费趋势日益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4月空调器累计产量2942.95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6.82%;出口告别了去年的低迷状态,1-4月出口1586.07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8.38%,但国内市场则出现了较高的负增长率约为-10.95%。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统计,1-4月占有率排名在前10位的空调品牌中,除格力、松下外,其他品牌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奥克斯等个别品牌负增长高达30%以上。

而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4月空调器应收账款继续攀升,约为229.41亿元,高于去年同期25.51个百分点;库存占用资金136.18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5.55%。整个空调行业资金周转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在继续恶化,这一点严重弱化了空调器行业利润增长的利好作用。预计今年下半年或者是说在即将结束2006年冷冻年的这两个月内,受铜、铝原材料巨幅涨价的强烈冲击,空调器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将愈益恶劣,极有可能无法扭转国内市场销量下滑的整体趋势。

概况:国内出现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4月空调器出口告别了去年的低迷状态,1-4月出口1586.07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8.38%。

相对于国际市场的大幅增长,国内市场销量却呈现出了严重的负增长局面。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1-4月调查数据显示,包括窗机、挂机、柜机在内的总零售量772.7万台,同比下降10.95%,零售额为209.5亿元,同比下降6.16%。零售额下降幅度略低于零售量,说明空调器行业正逐渐向高端转型,但这无法掩盖行业的国内市场整体下滑的局面。

文章标签: # 品牌 # 空调 # 补贴